中華職棒歷經球迷低潮期,注入經典賽這款特效藥後,本季票房起死回生,寫下聯盟24年來的票房紀錄;相較之下,國內超級籃球聯賽(SBL),長期以來委靡不振,甚至出現「冠軍賽6場售票勝整季」的窘況,超籃10個年頭,球迷說,「走10年超爛。」
超籃有過幾年光景,但國內球團無法滿足球員薪水、賽事強度失去挑戰後,包括曾文鼎、林志傑、李學林等球星相繼出走大陸;後果是,球賽星度不足,賽事內容平凡,球迷漸漸不願意進場。
票房慘況未帶給主事的籃協、聯盟以及球團當頭棒喝;籃協等待分杯羹的機會,聯盟以半職業自居,不思進步,球團難改彼此間勾心鬥角;三者想著各自的利益,即使有過圓桌會議,也只是原地踏步。
過去幾季,聯盟行銷、賽事安排都在開打前才草草決定,甚至開打前轉播合約仍未敲定;要說超籃不能沒有球迷的支持,著實讓人懷疑。
誇張的是,聯盟明星賽原是亮度最高、星度最足的賽事,也曾因罄竹難書的原因,停辦過2年;即使第10賽季恢復舉辦,空蕩蕩的球迷看台,也是相當尷尬。
原因出在哪?誰該負責任?還是籃協、聯盟以及球團;並非鬼打牆、也非強加莫須有罪名,事實上,10年來三者都有需改進之處,卻也都未曾改善。如此爛瘡,常規賽期間,有球迷肯進場,冠軍戰甚至滿場,都算奇蹟;或是不能說的秘密,球迷拿的都是免費公關票,進場打發時間而已。
最難看的是今年的超籃頒獎典禮,行銷差、典禮寒酸已不足為奇,也是球迷可預期籃協、聯盟以及球團做得出來的事;但典禮上只有奪冠的璞園全隊到齊,台灣銀行、台灣啤酒二隊也還算配合外,冠軍戰敗北的達欣只派出幾名小將到場,台灣大、新北裕隆都只各推出一位球員代表。
「人要尊重,必先自重」,一齣團拜的大戲,演員到場都懶,何以要求觀眾的尊重;本季結束後退休的開朝元老楊玉明,典禮上感性的說,「今天的出席率,代表台灣球員根本沒放很多心思在SBL,現在球迷已經比以前少很多了,我們還這麼不團結。」
台灣球迷一向好騙又善良,從職棒上的經驗看得出,從超籃的冠軍賽票房也應證;或許有人認為,「複製經典賽模式,超籃須要的只是同樣特效藥,票房就能起死回生」,但面對一個已經走過10個年頭的聯盟,還是只願以半職業的態度自居、處事以及對待球迷,還能有什麼期望。所以,籃協、聯盟以及球團別再說,「球迷,不能沒有妳/你。」
留言列表